本周(2025年3月3日至3月7日),美股经历了惨烈的一周,市场信心遭受重创,投资者情绪降至冰点。宏观数据疲软、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、科技股暴跌、关税政策反复无常,共同导致美股三大指数全线大跌,而欧洲和亚洲市场相对坚挺,资金正加速外流
美股三大指数惨跌,创数月最大单周跌幅
•标普500指数(S&P 500):下跌3.1%,创六个月最大单周跌幅,收于5,770.20点。
•道琼斯工业指数(Dow Jones):下跌2.4%,收于42,801.72点。
•纳斯达克指数(Nasdaq):下跌3.5%,收于18,196.22点。
•罗素2000指数(Russell 2000):下跌4.0%,收于1,961.15点。
市场恐慌指数VIX飙升至25.3,投资者的避险需求激增,资金疯狂涌入美债市场,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.5%降至4.3%,反映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。
科技股惨遭屠杀,特斯拉暴跌近8%
科技股成为本周市场杀跌的主力,龙头个股全线溃败:
•特斯拉(TSLA):下跌7.8%,从247美元跌至227.6美元。
•英伟达(NVDA):下跌6.8%,收于112.69美元。
•苹果(AAPL):下跌1.2%,收于239.07美元。
•微软(MSFT):下跌2.3%,收于393.31美元。
•亚马逊(AMZN):下跌3.0%,收于199.25美元。
市场对科技股的信心被摧毁,除了盈利压力和政策不确定性,AI泡沫破裂的风险也开始被市场重新评估。英伟达股价跌破关键支撑位,特斯拉遭遇资金大幅抛售,芯片股和新能源板块大面积走弱,显示市场的避险情绪浓厚。
关键财经事件:数据雪上加霜,降息预期动摇
2月非农就业数据(NFP)远低于预期,仅新增15.1万人(市场预期16万人),失业率从4.0%上升至4.1%,表明经济降温速度超出预期,但薪资增长仍然坚挺。
此外,美国2月CPI数据仍高于目标,核心通胀粘性较强,导致美联储官员本周释放不急于降息的信号,进一步打压市场情绪。市场曾预计美联储6月降息的概率高达80%,但最新的利率期货数据显示,该概率已降至55%。
关税政策上演“疯狂星期五” 市场彻底懵了
如果华尔街有一本本周大事记,那一定会记录这样一幕:关税政策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,投资者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。
•周一:白宫宣布考虑取消部分对华关税,称“有利于降低通胀”。
•周二: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表示不会取消关税,强调“必须保护美国企业”。
•周三:财政部高官释放信号,称“取消部分关税是选项之一”,市场一度松口气。
•周四:白宫突然改口,宣布恢复部分关税,并威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实施新关税,北美市场集体震荡。
•周五:美国总统对记者表示,“我们不排除进一步降低关税的可能性”——市场彻底懵了。
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政策反复,让市场根本无所适从。
资金加速外逃,欧洲和亚洲市场逆势上涨
相比之下,欧洲和亚洲市场则表现强劲,部分资金流向海外:
•德国DAX指数上涨3.4%,欧洲市场相对稳定。
•香港恒生指数上涨5.6%,部分资金回流中国市场。
美股的疲软促使资金寻找更安全的投资环境。欧洲市场受益于较稳定的政策环境和相对乐观的经济数据,吸引部分资金流入,而中国市场的政策宽松预期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,带动港股强势反弹。
华尔街的愤怒:市场无法承受如此反复
华尔街最痛恨的不是政策调整,而是不可预测性。本届政府上台以来,政策朝令夕改,市场已被折腾得失去方向感。美联储官员前脚表示“降息有可能”,后脚又强调“需要谨慎评估”,财政政策方面也是反复横跳,市场已经无所适从。
关税政策更是令人捉摸不透,贸易战的战线时紧时松,让全球供应链无所适从。企业面对这种环境根本无法制定长期发展计划,而市场对此的唯一回应,就是撤离资金。
避险情绪高涨,资金大规模流入黄金、美债和外资市场,说明投资者已经用脚投票。如果市场继续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,美股的调整可能远未结束。
下周市场看点
•美联储官员讲话是否会稳定市场预期?
•AI、科技股是否会迎来超跌反弹?
•关税政策是否会再度调整?
•资金外流趋势是否会持续?
华尔街已经愤怒了,市场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,而不是无止境的政策摇摆。
⸻
#美股#市场分析#资金外逃#科技股暴跌#关税政策#宏观经济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