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才刚刚开始,美国军火工业已经遭遇连环打击。乌克兰军援暂停,北约盟友加速“去美化”,欧洲更是豪掷8000亿欧元启动新一轮军备扩张——但这笔巨额军费的最大受益者,恐怕不会是美军工,而是欧洲本土军火制造商。
德国考虑取消100亿欧元的F-35战机采购合同,法国、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纷纷扩大本土武器生产,而欧洲议会更是在2月批准了“欧洲防务工业战略”,要在未来数年内投资8000亿欧元打造独立于美国的军事体系。如果说美国军工的黄金时代曾经建立在北约的需求之上,那么现在,川普的政策正亲手终结这一切。
川普的北约政策如何逼迫欧洲走向自主?
自川普重新入主白宫以来,他对北约的态度可谓“翻脸比翻书快”:
•一边施压欧洲增加军费,一边暂停对乌克兰援助,让盟友感到不安。
•时而威胁要减少驻欧美军,时而抱怨欧洲“利用”美国的安全保障,令北约陷入分裂。
•多次对欧盟成员国提出“保护费”式的安全承诺,导致欧洲不得不考虑“自力更生”。
川普的反复无常,让欧洲意识到,不能再把安全寄托在华盛顿的承诺上,而必须建立自己的军事工业体系。
欧洲8000亿欧元重整军备,美国军火商梦碎
欧洲议会近期通过的8000亿欧元国防现代化计划,将全面升级欧洲的军事体系,其中重点包括:
•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联合研发新一代战斗机(FCAS项目),减少对美制F-35的依赖。
•大规模投资欧洲本土军工企业,特别是在导弹防御系统、装甲部队、无人机和电子战领域。
•推动“欧洲防务工业法案”,确保未来军购合同优先给欧洲企业,而非美企。
这意味着,未来几年,欧洲军工订单将更多流向空客防务、达索、莱茵金属、MBDA等欧洲企业,而洛克希德·马丁、波音、雷神这些美国军火巨头的市场份额将被蚕食。
德国取消F-35订单,北约军购分裂加速
德国原计划斥资100亿欧元采购F-35战机,但在川普的新政冲击下,柏林正在重新评估这一决定:
•若德国退出,美制F-35项目可能损失高达16%的订单收入。
•法国正大力推动“阵风”战斗机成为北约标准机型,以替代F-35。
•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国或将跟进,放弃美制装备,转向本土制造。
过去,美国通过北约的统一标准,确保盟国只能采购美制武器,但如今,这种体系正被川普的政策一步步瓦解。
欧洲军工崛起,美军火巨头面临三大困境
1. 订单减少,生产成本上升
美制武器之所以能维持较低单价,是因为北约成员国的大规模采购分摊了研发和生产成本。一旦欧洲开始“去美化”,美军火的单价将上升,竞争力下降。
2. 研发预算缩减,军事技术优势不再
洛克希德·马丁、波音、雷神等企业的研发经费很大一部分依赖海外订单。欧洲一旦不再采购,美军工的研发资金来源将大幅减少,影响未来技术创新。
3. 北约军火市场裂变,美制武器遭边缘化
北约内部的军工体系正在裂变,未来,法国的“阵风”战斗机、德国的莱茵金属装甲部队,可能会取代F-35、M1坦克等美式装备,成为新标准。
川普正在亲手终结美国军火的全球霸权
讽刺的是,川普一方面抱怨欧洲军费投入不足,另一方面又在削减对盟友的安全承诺,逼得欧洲不得不自行武装。
8000亿欧元的军备支出,原本可以让美军工大赚一笔,但现在,这笔钱正流向欧洲本土企业,让美国军火巨头丧失长期的战略市场。
过去,欧洲被迫依赖美国的武器,如今,欧洲正在加速打造自己的军事独立。川普推动的,可能不是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,而是“让欧洲真正独立”!
#标签
#欧洲防务#川普#北约#F35 #军工产业#美国军火#欧洲军备#全球战略
评论
发表评论